数据的力量

有些企业为什么能一直存续,这不是运气,这是一种意识,是对企业发展的一种态势感知,而这个感知不是源于感觉,源于每时每刻企业生产数据的汇集,这就像是记录了企业每一次呼吸的脉搏数据,也许就是因为有这样一个数字化管理的工具,也让企业家的“运气”成为了实力的一部分。

雪梨,林珊珊个人的税务事件让她们遭遇了“灭顶之灾”,这导致她们的微博、淘宝以及一系列的店铺都被下架了,包括最大的“钱夫人”和“林珊珊”,30多亿的GMV,6、7年的辛苦经营,就这么灰飞烟灭了,但是她们并没有躺平,反而开始反思,当我看到她们内部在认知层面的反思之后有一点比较受触动。

比如说。我们谈到的另一个独角兽企业,叫SHEIN(希音),创始人是几个理工男,跟她们年龄差不多。两边聊起来,发现起步的时候两家企业的路径特别像:怎么做面料,怎么搞印染,怎么找工厂——人类的痛苦喜悦都相通。但是后来人家走了不一样的路径,做了跨境电商,而且在5个亿的时候已经开始做系统。而子晗她们到20个亿才开始做,而且还是认识了曾鸣教授之后被教授点醒的。更重要的是,她们就停在淘宝这个平台上,小富即安,没有往更大的天空去看。现在SHEIN已经是千亿级的企业了,而她们却在萎缩。

企业的发展从创业维艰到飞速发展虽不能说是一蹴而就,但至少也是从跬步开始积累起来了,这并不是一个线性发展的轨迹,这是一个长周期,指数级的曲线,然而,就是在这起飞的一瞬间,有多少企业死在了两眼四顾心茫然上。

我记得两年前跟一位做生产制造业的老哥聊天,谈到他们的企业成立有些年头了,但是同时期一起开始做的同行基本上都已经随风飘散了,这其中不乏中间做的很突出和出色的,但是为什么他们能活下来,也许是因为在很早的时候就找一位教授开发过一个叫“C9”的系统,虽然那个时候没有数字化的概念,信息化也是非常时髦的词,但是并不妨碍创始人有这样的意识,这两年他们一直在增加预算打造自己的数字化系统,把“C9”鸟枪换炮。

最近,我们交付了邻省生产企业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在交谈中发现,创始人是90后,数字化的意识很强,包括订单从哪里来,怎么拆单,怎么增加BOM,工序有几种,每道工序工人在什么时间开始,什么时间完成,一直到最后的发货结单都纳入了数据范畴,工人的收入也可以随时通过手机可查,自己做的工作量,完成的平米数,工资绩效一目了然。

看着系统上线运行后的数据,我觉得有些企业为什么能一直存续,这不是运气,这是一种意识,是对企业发展的一种态势感知,而这个感知不是源于感觉,源于每时每刻企业生产数据的汇集,这就像是记录了企业每一次呼吸的脉搏数据,也许就是因为有这样一个数字化管理的工具,也让企业家的“运气”成为了实力的一部分。

所以,数智时代已经来了,有人在大家如梦初醒之前就已经开始做了,而有些人还停留在“就这几个人,我每天看一圈就知道一二三了,为什么要浪费那个钱?”

 

 

分享
上一篇: 2024年圆满收官,感恩一路同行
下一篇: 从加法切换到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