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客户沟通系统运维、技术改造等议题时,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问题:
“系统不是开发好了就能用了,为什么还需要不断维护?”
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系统思维”的话题。今天,我们尝试从一个物理学的概念——熵增,来解释业务系统为何注定要维护,以及维护到底意味着什么。
“熵”(Entropy)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用来衡量一个系统的无序程度。
第二热力学定律告诉我们:
在没有外部干预的情况下,任何系统的熵(混乱度)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我们每天都能感受到熵增的例子:
-
房间没人打扫,会越来越脏乱;
-
花园没人修剪,会杂草丛生;
-
系统没人维护,会逐渐失控。
一个业务系统,是我们人为构建的“秩序”。它通过架构、代码、流程来运行业务。
初始状态往往是理想的:
-
架构清晰,功能聚焦;
-
数据干净,逻辑合理;
-
文档完整,运维简单。
但时间一久,熵就开始“入侵”:
维护不是补漏洞,而是维持系统秩序、对抗系统退化。
-
系统变慢,卡顿频繁;
-
新功能不好加,旧功能不敢动;
-
用户体验下降,业务操作难以支撑;
-
最终只能“大修”或“重建”。
不维护的成本,远高于持续维护的成本。
从长远看,系统维护不是浪费钱,而是维持企业“数字资产”健康运转的投入。
维护,是系统“生命力”的保证。
我们无法阻止熵增,但我们可以通过持续的维护来减缓它的速度,保持系统稳定。
维护,不是保守,而是为了持续进化。
系统的稳定,不是自然存在的,是长期治理的结果。
如果你是企业客户,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理解系统维护的真正价值。如果你是技术从业者,欢迎转发本文,共同传播系统思维。
如需业务系统诊断、架构优化、系统运维服务,欢迎联系:山西行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技术服务业务,让系统更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