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谈现实,再谈理想。

trade what you see. not trade what you think 你怎么想的不重要,你如何做才重要

ONE · 理想和现实

前几天看到一个段子,有人问深圳的特产是什么,回复:“老板画的饼”

我觉得蛮有趣的,曾经我也吃过很多大饼,一开始觉得味道不错,也浑身充满了干劲,但是那时候毕竟年轻,总觉得新闻里动辄因为一个创业项目而财务自由的事迹数不胜数,也“幻想”过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亦或者正在赶往成功的路上,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年龄的增长,逐渐意识到这种事情只不过是幸存者的偏差,我们的媒体也往往喜欢放大这种逆袭的励志故事,不断的刺激我们分泌出多巴胺,也就是所谓的打鸡血的状态。

后来我对老板的饼不再新鲜,但是现在我却成了那个画饼的人……

不过近几年我越来越清晰的认为,与其和团队谈理想,不如多谈一谈现实,因为从我自身来看,如果真的可以不劳而获,那谁愿意披星戴月呢?说的体面一些就是若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一身才华!所以谈理想之前,不妨跟大家多聊聊办法——如何让每一个团队成员生活的更体面一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就意味着理想和现实之间,夹杂着“收入”这个“鸿沟”。后来我慢慢的接触了一些“老板”群体,随着业务的不断增长和收入的不断增加,大家却越来越务实起来,“谈理想太贵了,不如谈钱来的实在”。所有人也如是说!

这便是前段时间组织大家一起观看了《1942》这部电影的初衷,当人快饿死的时候,你跟他说任何的仁义礼智信都是不合适的,同样的道理,一位小伙伴加入你的团队,你不跟他先解决他的生存问题就突兀地谈理想,也是不道德的。我们都知道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模型,作为BOSS你自然在第七层“自我实现”阶段,但是你的员工却在第一层生理需求阶段,虽不能说对牛弹琴,至少也是鸡同鸭讲。

所以一开始就跟人家画大饼,你“道德”吗?

TWO · 组建一个成年人的团队

作为一个“领队”,首先要突破的是自己的面子问题,很多创业团队之所以活不下去,是因为创始人错误的将自己的理想当作了团队的愿望,正如华尔街的名言:trade what you see. not trade what you think,你怎么想的不重要,你如何做才重要,作为一个公司来讲,最大的责任就是赚钱,然后支付员工的薪水,让他们不再有生存的危机,如果你能解决好这一件事,你自然而然的就为社会解决的就业问题、社会稳定问题、说的更大一些就是国家发展的问题,所以不要一开始就跟大家说你要为了推动任何人类的文明或者商业的文明,不妨告诉大家我们要赚钱,接下来就是跟大家说怎么赚,最后就是谈赚来了如何分。

也不用藏着掖着你要分大头的小心思,不平均分配才是最公平的分配方式,因为在分工的时候都是说能者多劳,那么为什么分配的时候却要讲不患寡而患不均呢?如果你承担着失败带来巨大的损失,也应该同样享有成功带来的果实,那么团队成员也想分得更多的果实,也不妨先从承担更多的责任开始,这才是成年人应该有的样子。

因为组建一个成年人的团队要比组建一群巨婴的团队成功的概率更大。

END · 新年快乐!

临近新年,总觉得这一年碌碌无为了很久,也想了很久,算是阶段性的想明白一个事情,天天想着做大事,不如踏踏实实的做一件小事,亚当·斯密说:我们的晚餐并非来自屠夫、酿酒商或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

我喜欢用中国的老话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没有任何情绪在里面,就是简单的道理,所以作为公司,责任就是赚钱,让员工活的体面一些,做好这些,便是侠之大者。

最后,祝所有人,新年快乐!

分享
上一篇: 2024年圆满收官,感恩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