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链长制:这是一个由政府倾力塑造、调控、指引及推动产业综合发展的卓越工作机制,旨在以地方主要领导者来担纲“链长”角色,从而贯通从上游到下游的产业链流程,构筑强大的产业集群,持续推动产业向高端稳步迈进,进而实现高质量增长。
那么,什么是产业链?顾名思义,它以一个产品、服务或者行业为基础,将产业内部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价值链体系。而产业链链长制,则是指在这个产业的价值链上精选和培育出主导产业,并以此作为主要的工作手段,对产业链进行全面调节和引导,最终达成高质量的发展目标。
产业链链长制,是由“链主”和“链长”两大部分构成。其中,“链主”是在市场自发主导的情况下在产业链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来的,他们真正具有协调产业链各个关键节点各方的能力。在产业链的协调过程中,“链主”会借助其主导地位,努力实现自身的最大收益,同时淘汰掉产业链上已经落后的环节,指引着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在具体施行中,“链主”并非仅仅局限于一两家企业,而是可以覆盖多家中大型企业甚至新兴创业公司,只要这些企业在当前的产业链中起着主导、核心或者引领性的角色,或者在未来的产业发展潮流中有望占据重要的位置,都可视为“链主”。
然而,光有“链主”还不足以驱动产业链的整体发展,还需要有一位推动力十足的“链长”。“链长”通常由地方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的主要领导人担任,他们扮演的角色包括对产业链进行引导、支援以及维护等多项任务。该职位扮演着产业链的引导者、支持者和维护者等重要角色,需要密切关注和促进地方乃至全国范围内产业链的发展,外加发布并严格贯彻执行战略产业政策,配合出台各类配套方案和制约制度,以此维护良好的市场交易秩序,构建公平、正义、亲近商业、适宜商业和自由竞争的营商环境,同时适时处理和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难题。此外,“链长”还应该鼓励创新思维,激励本土企业扩大规模,增强竞争力,进而推动各产业链之间的协同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链长”非常重视以“链主”为核心的环节,把“链主”看作是推进产业链发展的有效工具,期望通过“链主”的壮大来推动整条产业链的快速进展,产生出如同张纲举目、众星捧月的效果。截止至2021年底,已在我国的二十九个省级行政区实施了链长制或与之关联的政策方针。
产业链链长制是结合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产业组织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对于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增进就业机会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我们应当继续加强对产业链链长制的研究和推广,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